《抱朴子》东晋葛洪所撰,抱朴是道教术语,源于《老子》的语句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 葛洪,字稚川,丹阳句容(今江苏省句容县)人。早以儒学知名,后入道,师事郑隐及鲍玄。精医药及炼丹,善文章,好神仙导养之术。著有《抱朴子》内、外篇、《金匮药方》、《肘后要集方》等数十种,史称「著述篇章,富于班马」。
【原文】:
抱朴子曰:一人之身,一国之象也。胸腹之设,犹宫室也;支体之位,犹郊境也;骨节之分,犹百官也;腠理之间,犹四衢也。神犹君也,血犹臣也,炁犹民也;故至人能治其身,亦如明主能治其国。夫爱其民,所以安其国;爱其气,所以全其身。民弊国亡,气衰身谢。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,不追修于既败之后。故知生难保而易散,气难清而易浊;若能审机权,可以制嗜欲,保金性命。
【简译】:
抱朴子说,一个人的身体,就像是一个国家。胸腹好像是皇帝所居的宫殿;四肢躯干像是边境;骨骼和关节,好像是国家委派的各级官吏;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、肌肉的众多纹理,像是全国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精神,就像是君主,血液则像一国的群臣,身中的元气似一国的老百姓;所以,深明养生方法的人,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就像一个英明的君主,能治理好他的国家。
爱护百姓,可以让国家安定;爱护自己的元气,可以健全自己的身体。百姓疲困了,国家就必然灭亡;元气衰竭了,身体就会死亡。所以高明的人,在未病之前,就会先采用药物调和,绝不等到身体已经衰败之后才来补救。
由此可知,生命难保而易逝,元气难以清明而易浊;如果能够明白这些道理,知道轻重,那么就会节制嗜欲,保全性命了。
【原文】:
且夫善养生者,先除六害,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。何者是耶?一曰薄名利,二曰禁声色,三曰廉货财,四曰损滋味,五曰除佞妄,六曰去沮嫉。六者不除,修养之道徒设尔,盖缘未见其益。虽心希妙道,口念真经,咀嚼英华,呼吸景象,不能补其短促,诚缘舍其本而忘其末。深可诫哉!
【简译】:
况且善于养生的人,应先除去六害,然后可以延年益寿,以享百年。除去哪六害呢?一是淡薄名利;二禁声色欲乐;三不贪图货物财宝等物;四要清淡饮食;五除谄佞虚妄习气;六是注意平和身心,去掉诽谤妒忌等情绪。
这六者不去掉,修身养性之道等于是虚设了,因为没有看到养生的益处。如果不注意这六项,任凭放纵,那么,纵然心中仰慕至道,希求身体康泰,口里念着道家经书,时常吃些保健药物,每天呼吸大地元气,也不能补他的损缺,救他短促的寿命。
归根到底,还是因为他丢弃了养生的根本,而胡乱地追求那些细枝末节。这都是应当深切引以为戒的啊!
【原文】:
所以保和全真者,乃少思、少念、少笑、少言、少喜、少怒、少乐、少愁、少好、少恶、少事、少机。夫多思则神散,多念则心劳,多笑则藏腑上翻,多言则气海虚脱,多喜则膀胱纳客风,多怒则腠理奔血,多乐则心神邪荡,多愁则头鬓憔枯,多好则志气倾溢,多恶则精爽奔腾,多事则筋脉干急,多机则智虑沉迷。斯乃伐人之生,甚于斤斧;损人之命,猛于豺狼。
【简译】:
所以保和天性的方法,是少思虑,少挂念,少发笑,少说话,少欢喜,少发怒,少快乐,少忧愁,少爱好,少憎恨,少事务,少机心。
过多的思虑,会使人的精神耗散;过多的思念,则会劳累心脏;过多发笑或是激烈的笑闹,会使脏腑上翻;话说得太多,气海则会虚弱衰竭;过度欢喜,会让膀胱纳入客气风邪;过多的发怒,则会使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充满奔流的血液;快乐过度,则心神放荡;忧愁太过,头发便枯焦发黄;过多的嗜好喜爱,会使志气倾泻外流;过多憎恨不平,会让精神奔腾起伏;事务过于繁杂,做事过多却没有得到适度休息,则会让血流不畅,脉搏跳动急促;过多机巧,则使才思被深深迷乱。
这些伤害人的身体,比斧头还要厉害,损害人的寿命,比豺狼还要凶猛。
【原文】:
无久坐,无久行,无久视,无久听。不饥勿强食,不渴勿强饮;不饥强食则脾劳,不渴强饮则胃胀。体欲常劳,食欲常少;劳勿过极,少勿至饥。冬朝勿空心,夏夜勿饱食。早起不在鸡鸣前,晚起不在日出后。
【简译】:
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,也不要长时行走不休息,眼睛不长时间地看东西,耳朵也不长时间去听音声。
在肚子没有饿的时候,不要勉强进食;口不渴时,不要勉强饮水;不饿的时候,又吃了东西,会让脾脏劳损;不渴又喝下很多水,则会让胃脏鼓胀难受。
身体需要时常劳作运动,食物不可吃得过饱;虽然身体需要动,但也不能过度以至于疲乏;虽然食物要吃得少些,但也不要少到仍然觉得饥饿。
冬天时,早上不要饿着肚子,夏天时,晚餐不要过量。早起床时,不要早到鸡鸣以前;晚起床,不要晚到日出之后。
【原文】:
心内澄,则真神守其位,气内定,则邪物去其身。行欺诈则神悲,行争竞则神沮。轻侮于人当减筭,杀害于物必伤年。行一善则魂神乐,搆一恶则魄神欢。常以宽泰自居,恬淡自守,则身形安静,灾害不干,生录必书其名,死籍必削其咎。养生之理,尽于此矣。
至于炼还丹以补脑,化金液以留神,斯乃上真之妙道,盖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。万人之中得者殊少,深可诫焉。
老君曰:存吾此道,上士;全修延寿命,中士;半修无灾病,下士;时修免夭横;「愚者失道,摈其性」,其斯之谓欤?
【简译】:
内心清澈平静,则与生俱来的精神,就固守在它的职位上;元气在体内安定,那么邪气就远离他的身体。
如果去欺诈别人,精神就感到悲伤;与人竞争,争强好胜,精神就感到沮丧。随便地轻视侮辱别人,应当减少一百天的寿命;杀害生物,必然会折损年寿。
做一件善事,魂神就感到快乐;做一件恶事,魄神则感到欢喜,魂神乐人生,魄神乐人死。
常常让自己处于轻松安泰之中,恬淡无欲,清静无为,那么身体自然安宁、健康,灾害就不会去侵犯他,生死薄的生录上,必然写上他的名字,死录上必然消除了他的灾祸。
养生的道理,就都在这里了。
至于修炼房中术之还精补脑,化津液以留住精神的方法,这是上等仙人所传的高深妙道,不是一般凡人超出本分所能修得的。在一万人中,能修成的极少,切忌不要随意去作此越分之事。
老君说:能终身存守我传的这个道术,是上等的修道者;能全部按此修习的,可延长寿命,是中等的修道者;能修这个道术的一半,可免除灾害疾病,是下等的修道者;偶尔修习它的,可免除意外早死;所谓「愚人丢掉这道术,也就抛弃了性命」,大概就是说愚人的下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