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8日

古法养生之 吐纳呼吸方法浅析


      参照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古籍古法进行养生,我们会发现作为养生主要手段之一的“吐纳”——呼吸方法多种多样,譬如“不息”法、“纳气”法、“引气”法、“咽气”法等,其操作方法和养生属性也是十分丰富,现在元气君就古法养生中的呼吸方法一一梳理浅析如下∶

1、不息法

      不息法,古人又称为闭气法、闷气法等,也就是吸气后停闭呼吸片刻再呼出的呼吸练习方法。

      古代养生家在各种经论养生思想指导下,认为“真气者所受于天,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。”练气吐纳,须使吸入精气尽量停布于体内,供机体充分吸收,方可充身养生。即所谓使身心“纳气”、“受气”、“食气”者也。

      如《养性延命录》说∶“正偃卧、瞑目握固,闭气不息于心中,数至二百,乃口吐气出之,日增息,如此身神俱,五脏安;能闭气至二百五十息,华盖(肺)明,华盖明则耳目聪明,举身无病,邪不忤(侵袭)人也。”

     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说∶“和神导气之道,当得密室,闭户安床暖席,枕高二寸半,正身偃卧,瞑目,闭气于胸膈中,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,经三百息,耳无所闻,目无所见,心无所思,则寒暑不能侵,蜂虿不能毒,寿三百六十岁,此邻于真人者也。”

      由此可见,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闭气不息的呼吸方法,认为它可祛病延寿,使人身心俱安。

      具体练习方法:

      练习要点∶

      因此,停闭呼吸法,无论是呼停闭气,还是吸停闭气,在练功初期都不宜随便应用,必须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,在形成深长的腹式呼吸和匀细入出后,方可渐进而不息。初期停闭时间不宜太长,不息太长,常会引起气机壅塞,甚至胸闷、头晕、胸胁不适、疼痛,腹胀等。

凡急性病症或严重器质性病变、或患有血压血管、青光眼、动脉硬化及心脏疾病的养生者,请勿练习!!!

      元气君推荐不息法: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之元气呼吸养生法

2、纳气法

      纳气法,即是吐纳法。可用鼻纳气,口吐气或口纳气,鼻吐气。

      纳气法是吐纳养生的基本方法,练习时要从自然柔和入手,首先要精神安宁,形体放松,然后从自然呼吸练习起,逐步使呼吸深长,使气被纳入肺内时,“不迟不速”、“勿忘勿助”、“必轻必和”,如蚕吐丝,绵绵不断,形成深长、细匀的腹式呼吸。然后以意念引导吸呼.徐徐送气入腹部脐下,产生一种因横膈下降,而使气体下沉丹田的感觉,所谓“填腹”、“振腹”、“胀腹”及“腹内松静气腾然”即是气沉丹田的感觉和表现。

      古人认为纳气务求“调柔入细,引短令长”才能使“呼吸绵绵,深入丹田”。

      元气君推荐纳气法:佛教天台宗清理身体六字口诀

3、咽气法

      “咽气法”,后世称“吞气“或“食气”法,是将空气大口吞咽于胃中,然后再吐出,或以意引气通过胃肠,由肛门排出的一种方法。这种功法可使胃肠蠕动直接得到调解,使腹中气机通利,积聚消散,对胃痛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便秘等,有良好功效。此法多用于道家辟谷、自疗疾病等等特定环境,必须要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方能练习,平常养生者自我练习并不适用。

4、引气法

      引气法就是行气法、导气法。
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