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2日

龟龄集与八珍糕——乾隆皇帝养生方

      据传乾隆皇帝享年89岁,位居帝王之首。史书记载,他一生中没患过重大疾病,晚年精神和记忆力都良好。关于他健康长寿的养生秘诀,清宫医案研究专家认为,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:一是注重体育锻炼,喜欢狩猎,并遍游名山大川;二是生活有规律,节饮食,慎起居;三是长期对症服用长寿药,长期合理安排御膳,长寿药和养生御膳贯穿了整个养生过程,可见它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那么,究竟乾隆皇帝用什么来作为他的长寿药呢?而他的御膳又是如何安排的呢?
根据记载,乾隆皇帝所用的养生长寿医方主要有七种:龟龄集、龟龄酒、松龄太平春酒方、椿龄益寿酒方、健脾滋肾壮元方及固本仙方、八珍糕等。

      这些药物组方以补肾气、益气血为宗旨。中医理论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;肾为生命之根,脾为后天生命之原;肾气虚则老衰至;脾虚则食欲不振;若水谷不化导致水谷精微营养不得吸收必致面色无华与形体瘦弱;若肾气旺盛,脾胃水谷健运则气血充盈、肌体健安。故而,补肾以滋先天,补脾以养后年。

      1."龟龄集":系用鹿茸、石燕子、小雀脑、海马、淫羊藿、灸甘草、当归、兔丝子、枸杞子、杜仲、肉苁蓉、锁阳、牛膝、补骨脂,茯苓、熟地、生地、菊花、青盐等30多种药材组成。取龟龄为名,但并未选用以滋阴为主的龟板及龟板胶,而采选以助阳补肾,医治肾阳虚为主的药材,约占药方的一半以上。此药"每服五厘,黄酒送下,浑身燥热,百窍通和,丹田微热;萎阳立兴",足见其力量之大。所以乾隆帝十分关心龟龄集的有关情况,而且对每次制备龟龄集的处方和有关事宜亲自问过,极为认真,颇为重视。“龟龄集”的药和酒与明清皇帝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。类似这样的记载随处可见:

      “雍正八年六月初五日,张尔泰奉旨:你们药房及乾清宫、懋勤殿、雍和宫或有龟龄集药,或有龟龄集方查来联览。钦此。”“初六日取来龟龄集酒只有十斛,还用得,余者用不得。”“又奉旨:蒸龟龄集酒的医生等在杏花村井边蒸好。钦此。”“雍正十一年七月初八日,总管李英传旨:着药房修合龟龄集,有用之处照常用,少了随即修合,钦此。”“乾隆元年二月二十八日,赏内务府总管常明龟龄集。”“乾隆十年六月初四日,赏乾清宫总管王太平龟龄集。”

      据传在1522年,朱元璋八世孙嘉靖皇帝广集长生不老药,方士邹元节和陶仲文,在《老君益寿散》的基础上并从《云笈七签》的很多滋补药品方中取长补短加以增删,采用炉鼎升炼技术制成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“仙药”献给皇上,取名“龟龄集”,以示服后可以获得象龟那样的高龄。在古代,龟被列为“四灵”(即龙凤龟麟)之一,是祥瑞长寿之象征。嘉靖服用“龟龄集”后,果然使他身强体健、青春焕发,并且“皇子迭生”,于是被列为“御用圣药”。据后来出版的《清宫医案研究》统计,从明嘉靖皇帝到清宣统皇帝悠悠四百年中共有18位皇帝将龟龄集奉为“秘享之宝、养生圣品”,并从中深受其益。

      2."松龄太平春酒方":系由熟地、当归、枸杞子、红花、桂圆肉、荔枝蜜、松仁、茯苓、陈皮等所组成,以"玉泉水"煎服。其味甘美,浓度颇低,每服一盅,日服二次。此方宜于健脾益气,补肾阳活血、理气和胃、宁心安神。入药则颐丰天年;入酒则通经活络。"阳虚生外寒"及老年人"脾肾阳虚"者,久服无妨 。

      3.健脾滋肾壮元方:由九香虫、杜仲、车前子、鹿茸、淫羊藿、枸杞、怀山药等组成。方中配有香附、木香等利气之药,使本方在达到补益作用的同时,避免有脘膈胀闷的副作用。九香虫为蝽科昆虫,《本草纲目》称此药可治"脾肾亏损,壮元阳",配以补肾之药,其益肾壮阳的效果更加明显。

      4.秘传固本仙方:由41味药物组成,大都是强肾补益之品,以丸剂方式缓调,方中由补骨脂、鱼鳔、马驴肾、鹿茸、黄狗肾、益智仁等大量补肾强壮药组成,故名"固本","固本"者即"固肾"也。这是因为,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,先天之本既充,体质自当健康矣。

      5.八珍糕:乾隆四十四年六月,年近古稀的乾隆皇帝,身体有些虚弱,常患腹泻,他考虑是脾、肾两虚所致,命太监胡世杰传旨御膳房制作具有健脾扶阳作用的八珍糕,其珍贵的配方为: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薏米、芡实、扁豆、白糖等合研成末,同白米粉蒸成糕,八珍糕不寒不热,平和温补,抚养脾胃,益气养血。主厨在前一天就需将绵白糖和适量的水搅溶成糖浆状,再加入油制成湿糖,制作时再将糯米粉、山药、砂仁、莲子肉、芡实、茯苓、扁豆、薏米仁与绵白糖一同快炒除去杂质后碾成细粉,然后按量和湿糖拌和后去筛,接着需存放数天,使粉粒均匀吸水成型,接着放入蒸炉蒸制约3~5分钟,摆放片刻后在进行复蒸以塑造层次,入口即化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。自此,每日膳毕送茶时,随进八珍糕四五块,从不间断。

      八珍糕创于明代,本为御医陈实功的家传秘方,他一生注重脾胃气血的保养,寿命达到80多岁。他在《外科正宗》一书中留下了八珍糕的方子,称其“服至百日,轻身耐老,壮助元阳,培养脾胃,妙难尽述”。此后,八珍糕沿用百年,成为宫廷食疗养生的妙方。及至清朝乾隆年,御医在原来八珍糕的基础上,少了麦芽和山楂,又加入了两味药献于乾隆皇帝,自乾隆50岁起从未离开过八珍糕,用以养脾去腻,益寿延年。清宫医案记载“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,至八月十四日,皇上用八珍糕四次”。

      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,西太后脉案载: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。她不思饮食、消化不良、脘腹胀满、恶心呕吐、大便稀溏、闷闷不乐。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“老佛爷”会诊,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。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“老佛爷”补脾益胃,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: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苡仁、山药、扁豆、麦芽、藕粉各二两,共研细粉,加白糖七两,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,并取名“健脾糕”。吃了此糕几天后,“老佛爷”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,食量大增,周身亦有力了。“老佛爷”一高兴便将“健脾糕”改称“八珍糕”。从此,“八珍糕”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。

      乾隆皇帝的饮食很有规律,并且从《照常膳底》中可以看出,乾隆御膳有两个特点:一是注重食疗和食补,以求抗老防衰,延年益寿;其次是严格按照御膳食单配制,不许改动,不得串味。在每天的御膳中,必须搭配一二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药膳。如有壮肾阳、益精血作用的烘鹿肉,滋阴养胃、补肺益肾、健脾止泻的山药鸭羹,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的口蘑萝卜青菜汤,健脾消食、止咳平喘的萝卜豆腐汤等。到了春夏季节,还选用时鲜蔬菜和野菜佳果等,常用有韭菜炒肉、小虾米炒菠菜、炒茄子、拌黄瓜、菠菜炖豆腐、松子炒白菜、苗陈泡酒、榆钱蒸饽饽等。据说,乾隆皇帝很喜欢吃豆腐,且每日必备,倘若膳桌上没有豆腐做的菜,必亲自点要,有时候还亲自制豆腐菜单,让御膳房照方配制。

      由此可见,乾隆皇帝称得上是一位深谙养生之道,善于食疗的美食家。乾隆帝一生没有患过严重疾病,其临终脉案证明了这一点。嘉庆四年大年初一乾隆脉案记载:"皇上圣脉安和,惟气弱脾虚,议用参莲饮。人参一钱五分,建莲三钱,老米一钱炒,水煎服。"时隔两天,即大年初三,乾隆安然驾崩。这说明,他是尽其天年,寿终正寝。

      通过对乾隆帝长寿原因的研究,我们可以看到,包括清宫医案在内的祖国医学是长寿研究之宝库。在清宫医案中,记载着不少有一定延年益寿作用的药方,诸如还少丹、琼玉膏、青蛾丸、斑龙丸、七宝美髯丹、资生丸和首乌延寿丹等等。其中多数具有补肾健脾、益气活血之功用,既壮先天又补后天,既补元气又补中气,这些都值得今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